【机动车驾驶员扣分标准是如何的】在日常驾驶中,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一位驾驶员应尽的责任。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,我国对机动车驾驶员的违法行为设置了相应的扣分制度。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相关规定,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会对应不同的扣分标准。以下是对机动车驾驶员扣分标准的详细总结。
一、常见违法行为及扣分标准
违法行为类型 | 扣分 | 说明 |
驾驶证未随身携带 | 1分 | 驾驶时未携带驾驶证或行驶证 |
未按规定使用灯光 | 1分 | 如未开转向灯、远光灯等 |
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| 1分 | 前排乘客未系安全带 |
超速行驶(5%以内) | 3分 | 在限速范围内轻微超速 |
闯红灯 | 6分 | 红灯亮时越过停止线 |
逆向行驶 | 3分 | 在单行道或禁止掉头路段逆行 |
未按导向车道行驶 | 2分 | 未按指示车道行驶 |
道路拥堵时占用应急车道 | 6分 | 占用应急车道影响救援 |
饮酒后驾驶 | 12分 | 酒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|
无证驾驶 | 12分 | 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 |
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| 12分 | 事故后逃离现场 |
使用伪造、变造驾驶证 | 12分 | 使用非法证件驾驶 |
二、扣分规则说明
1. 累计记分制度:驾驶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(通常为12个月)累计扣分达到12分,将被暂扣驾驶证,并需参加学习和考试。
2. 扣分上限:同一违法行为不会重复扣分,且每个周期内的总扣分不得超过12分。
3. 实习期限制:实习期内若扣满6分,将延长实习期;扣满12分则取消驾驶证资格。
4. 扣分查询:可通过“交管12123”APP或各地交警部门网站查询个人扣分情况。
三、建议与提醒
- 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法规变化,避免因不了解新规定而违规。
- 定期检查车辆状况,确保行车安全。
- 若有扣分记录,应及时处理违章,避免影响后续驾驶资格。
总之,机动车驾驶员扣分标准是为了规范驾驶行为、保障道路安全。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,不仅有助于避免处罚,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。